当意外发生在死亡地带内,世界上最出色的向导也可能会无力拯救他的顾客的生命。事实上,
世界上最有能力的向导有时也自身难保。
今天读到了有关1996年喜玛拉雅山事故的记述,极限运动的残酷让人印象深刻。
如果只是以到达大本营以上来说的话,到达喜玛拉雅山的上山者的死亡率一直最高为3.3%,1996年是3%
而如果按到达顶峰的话,1921-1996年之间死亡率就达到了25%。
高山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氧气不足,会影响判断力,以及造成各种高山症。
进而容易造成滑坠等事故。特别是在天气不好的时候,很多不足都会致使。而且,没有救援。那种情况下真的没有人能救。
1996年春季夺去12人生命的那次旅程,其中领队霍尔,以及一个叫南比的日本女人,都是处于明明知道精确所在地时仍被舍弃救援–
霍尔在南山峰,由于手冻伤无法自行使用绳索下山,下面的人一直在使用无线电和其联系。他也独自在山上一雪洞挺过了零下华氏100度的一晚,但因风雪太大,其它人都认为自身状态不佳留守账蓬,唯一2名救援的人中途下撤,他要求救援不果,终于在第二天傍晚死去
而南比是在离营地仅350英尺的地方,3个同伴发现了她及另一个人躺在雪地中后,觉得自己没能力施救,而自行回了营地。另一个人最后苏醒凭自己力量走回营地,后却第二次几乎被撤下的同伴遗留,最终在2个留守人员护送下才到达救护所。
根据阅读这些成功上山者的故事,看到在在极端的情况下,其中很多人对对于自己任务的完成,都设置得优于别人的生命。为了实现顶峰的愿望,甚至不会停留下来求助看起来濒死的其它人,这或许,是因为会冒险来参加这样极限运动的人,本身就将上顶峰这一事,看得比生命还重要。对实现这些欲望的渴求,已经让他们不惜漠视自己的生命,自然也不惜漠视别人的生命。
珍惜生命,远离极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