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 am kiki

漫游世界 – http://iamkiki.com

Menu
  • About
  • kiki in Asia
  • kiki in Aus
  • kiki in EU
Menu

为什么澳洲人希望中国不要买高洲龙虾,甚至欢迎禁运

Posted on 5 December, 2020 by admin

最近经常看到中澳贸易争端,

国内常见的言论是,觉得禁运澳洲的商品,龙虾,奶粉等是对澳洲的打击,觉得澳洲国内人民会因此对澳洲政府不满,这其实是个天大的误解。

抖音等各类视频网站都把澳洲龙虾价格下降当成是对澳洲的打击,但澳洲本地的论坛上都特别欢迎这种禁运.

龙虾出口让澳洲政府和人民受损失

澳洲龙虾虽然卖出天价,但是龙虾从澳洲人的餐桌上消失,引发澳洲人对高价买走龙虾的中国的不满,普通民众没有受益,只感觉到了生活水平的下降;

澳洲政府收不到钱,因为龙虾牌照是当初几块钱发给私人的;

牌照持有人向承租人转租牌照,承租者支付几百万澳洲后承受市场风险;

捕捞工人只拿捕捞工资,

唯一的收益者只有极少数的几个当初几澳币就拿了龙虾执照的家族。

2014年Abc news对一个三代打鱼的龙虾家族的专访,https://www.abc.net.au/news/rural/2014-12-10/is-the-pricetag-on-your-christmas-crayfish-justified3f/5956904?nw=0

翻译如下: 私人间买卖,4百万一张照,每个龙虾点5万。他的家族有81个点。  巨富啊…当年政府几块澳币卖给私人的,现在政府拿不到一毛钱。私人买卖的牌照,和买房子一样。 买房子政府还能拿印花税,这个牌照转让,没税。一般是几百万租用给你几年,完了还是他们家的牌照。   
With limited licences available, the only way in is if someone else sells up.

Mr Allen says a newcomer would need ‘about $4 million’ for a licence and more than $50,000 for each pot.

The Allen clan has built up 81 pots, just 19 short of the legal maximum.

后续几年,澳洲政府也多次跟龙虾协会谈判,希望能供应本地,一次又一次被拒绝。

最近的一次是西澳政府和西澳龙虾协会的谈判。政府出钱补一部分海内外差价,只是希望他们能保证一定的比例来供应澳洲国内市场,不要完全为了追求最高利润而全运去海外,

结果还是不同意。

在澳洲时间比较久的人都还民得,之前龙虾一直是普通人餐桌上的国民美食,

2000年初时, COOKED lobster在 超市经常和CRAB STICK(有时又标作SEAFOOD STICK,其实应该是鱼肉和淀粉的混合物)摆在一起。

COOKED LOBSTER是24.99刀/个,经常卖的价格是15.99,特价时最低12.99,

SEAFOOD STICK是12.99/KG, 经常卖的其实是9.99/KG, 特价时最低8.99/KG

这是当年学校旁边COLES的价格。因为是午餐的常选所以记得非常清楚,

现在看看SEAFOOD STICK和LOBSTER的差价。。。。在通胀一致的情况下,龙虾涨的部分就是现在的超额收益了,而这部分超额收益被谁拿走了?

龙虾这个事情其是澳洲本地的问题,

因为中国的进口商是花了高价来买的,

这个矛盾的引起是 澳洲本地的龙虾业者(龙虾协会)的人追求暴利,把廉价取得(几块钱购买之后世代继承)的牌照(政府为了保护生态而进行的捕涝量的限制)用极高的价格分租给别人。 承租牌照者承担了风险,而工人只有最低工资,而那些人出租牌照的人躺着赚钱。

这是本地的制度漏洞。
直接由政府拍照牌照,并且规定一定量供应本地,会实现资源的更好配置。

现在这个情况,就是极少数的牌照私人获利了,整个澳洲国家及人民,还有中国商家和人民都是在承受代价。

Start here

  • About
  • kiki in Asia
  • kiki in Aus
  • kiki in EU
© 2025 I am kiki | Powered by Minimalist Blog WordPress The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