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 am kiki

漫游世界 – http://iamkiki.com

Menu
  • About
  • kiki in Asia
  • kiki in Aus
  • kiki in EU
Menu

德国《每日镜报》: 西方反华言论的背后

Posted on 25 April, 2008 by admin

当美国的竞选斗士喋喋不休地谈论中产阶层正在变穷时,他们喜欢到中国寻找替罪羊:要么把雇员工资缩水归咎于中国领导人,要么指责中国企业窃取知识产权,危及了美国福利。他们还批评中国通过操控汇率实现巨额贸易盈余,使美国面临“去工业化”的危险。很有希望赢得总统竞选提名的民主党参议员奥巴马也随声附和,并许诺说,如果他当选总统,将“代表美国工人利益”对中国“采取进攻性政策”。

类似的观点在欧洲显然也很流行。德国阿伦斯巴赫研究所的一项调查表明,超过一半的德国人认为,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对德国是个威胁。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也警告说,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把“中国的经济崛起看成威胁”。他要求中国必须严厉打击产品盗版行为,并取消贸易壁垒。在他看来,欧盟对华贸易逆差“爆炸性增长”,“让人难以承受”,中国必须放松贸易货币管制并让它升值。

因此众多西方民众认为,中国正奉行一种经济帝国主义,剥夺老工业国家的福利。但是,仔细检查一下,这其中的许多论据都站不住脚。例如,在美国和欧洲根本谈不上“去工业化”。虽然美国工业企业自2000年以来几乎失去了1/5的工作岗位,但原因主要在于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。相反,它们的生产量一直是增长的。相应地,10多年来,工业占美国经济总量的比例一直稳定在14%左右。

抱怨对华贸易赤字不断增长,听起来也有问题。这不仅因为几十年来,德国和日本就通过有损其他国家利益的巨额贸易盈余,赚取了大量外汇。而且还因为,中国出口业绩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因于东亚内部的生产转移。欧洲从中国的进口增多了,但同时来自日本或韩国的进口大幅下降了。总体看来,欧盟2006年从东亚和南亚地区的进口总量,不比1998年多。

批评中国故意压低人民币币值,以维持出口商品的低价格,也令人怀疑。不可否认,中国央行购买所有入境的美元、欧元和日元,并严格控制对外资本往来,以防止人民币迅速升值。所以,尽管美元在自由市场上贬值,但2005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只增值了12%。

德国科学政治基金会中国问题专家古德龙·瓦克尔女士发现,在有关中国的讨论中,真实的因果关系往往被掩盖。中国崛起引发全球恐慌,与其说原因在于中国的经济政策,不如说在于中国的地广人多。韩国也用同样的方法跻身富裕国家之列,但现在,“又来了一个经济增长大大快于预期的巨人”,这引发了西方老工业国家的不安

Start here

  • About
  • kiki in Asia
  • kiki in Aus
  • kiki in EU
© 2023 I am kiki | Powered by Minimalist Blog WordPress The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