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 am kiki

漫游世界 – http://iamkiki.com

Menu
  • About
  • kiki in Asia
  • kiki in Aus
  • kiki in EU
Menu

Category: kiki’s diary KIKI’S日记

MSN上一片红, 大家都很爱中国(L)CHINA

Posted on 17 April, 2008 by admin

打开MSN, 吓一跳, 红通通一片(L)CHINA, 目前,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已经进入境外传递的第10站,在经历巴黎奥运圣火遭遇“藏独”分子的冲击之后,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(CNN) 时事评论员卡弗蒂又于15日在节目中爆出了“中国人是暴民和匪徒”的言论。截至今日,逾400万网友已经签名参加反分裂护圣火行动,此次MSN用户掀起签 名爱国狂潮,更是表达了中国人团结一致的决心。

Read more

什么是BLACK TIE,WHITE TIE?DRESS CODE的翻译

Posted on 10 April, 2008 by admin

燕尾服是WHITE TIE, 非常FORMAL(正式)的场合 BLACK TIE指的是SEMI-FORMAL(半正式),像学校一年一度的晚宴啦,都属这种, 普通的EVENING JACKET加领带就可以了..即传统的西装领带之类的…A “formal” or white tie dress code typically means tail-coats for men and full-length evening dresses for women. “Semi-formal” has a much less precise definition but typically means an evening jacket and tie for men (known as black tie) and a dress for women. “Business casual” typically means not…

Read more

胃病治疗经验

Posted on 30 March, 200830 March, 2008 by admin

生病的时候,总是感觉健康才是最重要的。珍惜生命,远离疾病:D 1 不要随便吃止痛药. 止痛药治不了病,只是暂时隔绝了身体生病的反应. 2 吃药一定要根据生病程度, 如果只是胃炎, 吃磷酸铝凝胶.饭前30分钟,像牛奶一样的白色液体,喝了可以中和胃酸,在受损的胃壁形成保护膜.19元多一盒,四袋. 3 是药三分毒,尽量少吃药. 我在确诊为胃炎前,吃了奥美拉唑(100多七粒)+阿莫西林及另一种抗生素(也就是消炎药), 结果不但没有任何好转,反而导致病情加重,晚上都被疼得睡不着. 停药后反而不疼了. 仔细研究说明书后发现这些药本身就有导致胃肠不适的不良作用.在病情没有发展到溃疡,没有被幽门杆菌感染前,将奥美拉唑等这些昂贵的减少胃酸排放的药,和其它抗生素药同吃,没太多必要. 4 胃炎有生物性,和化学性的分别.生物性的如溃疡被细菌感染, 化学性的更常见,多是由于没按时吃饭,受凉,天气变化导致怕冷怕热而引起的反胃.后者只需采用保守治疗,多休息,尽量用中成药, 西药可以喝磷酸铝, 到症状消失即可.

Read more

胃不好 少吃盐

Posted on 28 March, 2008 by admin

丁永明 食盐对人有两大作用:一是调味,二是提供两种重要的营养物质,即钠和氯。这两种物质在人体内主要起维持酸碱平衡和调节渗透压的作用;尤其氯是合成胃酸的主要原料。因此,当饮食中摄入的食盐过多,就会刺激胃酸大量分泌。 胃酸分泌过多,通常的症状是在饭后1小时左右出现“烧心”和“反酸水”的情况,有的人还会觉得吞咽困难和吞咽疼痛,甚至有胸部憋闷感。胃酸反流严重的人,很容易发生癌变。 有研究显示,每星期出现一次胃痛、胃灼热或胃酸倒流等症状的人,罹患食管癌的几率比一般人高出约8倍。此外,胃酸分泌过多还是造成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原因,因为酸性的胃液会对胃黏膜造成一定的损害。 有胃病,尤其是胃酸过多或患有胃溃疡的人,平时最好少吃盐。要做到这一点,除炒菜应少放盐外,还要尽量少吃咸鱼、咸肉等用盐加工的食物。 在日常饮食上,平时胃酸比较多的人应多吃偏碱性食物,如菠菜、胡萝卜、芥菜、土豆、海带、西瓜等。尤其应多吃水果,因为水果虽然在味觉上呈酸性,但经 体内代谢以后就会呈碱性。而酸性食物,如鸡肉、鸭肉、牛肉、羊肉、龙虾等则应尽量少吃,要吃也最好与碱性食物适当搭配。此外,还要少喝含咖啡因的饮料,如 咖啡、茶叶等;太甜、太油腻食物,如蛋糕等也会引起胃酸分泌过多,都要尽量少吃。

Read more

芦荟种植方法

Posted on 20 February, 2008 by admin

芦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,又有良好的治病、健身、美容作用,深受人们喜爱。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: 一、选择适宜土壤。芦荟喜欢排水性好的松软沙壤土,每盆盆土内的沙子占五分之一,山坡土占五分之二,农家肥占五分之一,再加上少量园土。无论芦荟苗龄大小,每年都需换一次土。换土时,不能将原土球破坏,要将连同苗木的土球放入更大一号的花盆里,盆底部和土球周边空隙加入混合好的肥土即可。 换盆   芦荟一般每年换盆一次,大都在三,四月份之间进行。   换盆可使土壤保持弱酸性,使空气流通,并能补充所欠缺的养分,这是芦荟栽培中不可缺少的工作。所用的盆,由芦荟的根,茎的大小来决定,最好能用泥盆。移植时最好在傍晚或阴天进行,避免根部直接照射到阳光。   换盆的顺序如下:   将土壤粗细分开。把芦荟取出,小心将土剥落,不可伤及根部。将不必要的根剪除,其它根部可以剪短 1/3长度。在盆底放金属网盖住洞口放入粗土,将芦荟立于其上。一边扶正芦荟,一边倒入细土,用手将植株旁泥土按压固定,在土壤与根部之间不要留有空隙。花盆土压紧后,高度与花盆边缘相差约2厘米左右即可。 二、控制光照温度。芦荟喜欢明亮的阳光和较高的温度,但忌强光暴晒。春冬季节要增加光照时间,夏秋季节应半光照射,避免阳光直射。芦荟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-20摄氏度,最低温度不能低于2摄氏度。 三、注意浇水施肥。尽管芦荟喜欢水分,但不能天天浇水,水分更不能过量。浇灌用的水一定要干净、无菌,如用生自来水最好放置7天-10天以后再用。视盆土干湿情况,春冬季节少浇一点,夏秋季节可多浇一些。一般每3个月施肥一次,用小棍在盆土上扎三四个小孔,每个小孔内施入几粒发酵好的黄豆粒或发酵水。

Read more

刚刚整理照片,又看到了毕业那天拍的照片

Posted on 17 February, 20088 August, 2011 by admin

整理了一些准备去打印,这里也放几张吧,HOHO~ 相册链接: http://iamkiki.com/test/?album=4&gallery=19

Read more

水仙花种植诀窍

Posted on 13 February, 200820 February, 2008 by admin

家有水仙花. 记得第一次种水仙的时候, 我的小水仙猛长叶子,长成了”大”水仙,不得不放在水桶里… 为啥照片上的水仙都那么小小的?后来查阅了很多资料,总结如下: 1 温度 水仙怕热不怕冷. 可用温度控制花期. 想快开花,则加温, 想延长水仙生长期,则降温.但要注意不要超过25度, 不然花会凋谢. 2 光照 水仙喜光照. 最好放在有光照的阳台.一直放在室内就会像我的第一盆水仙一样, 长得比水桶还高…养料被耗费在长个上了, 花期缩短… 3 水份 花如果还没开,水就要天天换,晚上盆里不要存水,放在比较凉爽的地方,花开后晚上盆里就要有水,也要放在比较凉爽的地方 ,这要花期就会长一些。 白天仍要放在光照比较充足的地方

Read more

祝小羊一路平安

Posted on 7 February, 20088 February, 2008 by admin

小羊今夜要去深圳,祝一路平安。:) 近日发现IP为 61.135.162.199 的访问次数特别多,今天仔细查看后台记录,MS是网络爬虫,很有可能是百度蜘蛛。 这个BLOG还需要增加一些设置。

Read more

听说~雨雪天气还将持续一个多月

Posted on 5 February, 2008 by admin

今天凌晨看报道, 未来三天南方会有大雾, 雨雪天气还将持续一个多月, 新闻联播里也专题报道了抗灾的情况, 以及捐款的方式.2月10号以后还会有雨雪,且会持续一个多月. 看来此次回国的时间,差不多都会在这场50年不遇的雪灾中度过. Technorati : 一个多月, 还将持续, 雨雪天气

Read more

生活在灾区……….

Posted on 4 February, 2008 by admin

整整一个星期没更新…………因为KIKI被困在了广州足足一个星期…..明明有票也没能走得了….. 由于这场50年不遇的雪灾,  雨水下地就结冰, 冰封了机场,冻倒了铁塔,封锁了公路 所幸温家宝总理几番南下, 数家媒体实时报道开辟专题, 现在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. 偶也终于能在没停电的房子里写BLOG 🙂

Read more

Hello World~!

Posted on 17 January, 20085 March, 2010 by admin

One day, kiki says “I want my own blog”. Then she built this site 😉

Read more
  • Previous
  • 1
  • …
  • 14
  • 15
  • 16
  • 17

Start here

  • About
  • kiki in Asia
  • kiki in Aus
  • kiki in EU
© 2025 I am kiki | Powered by Minimalist Blog WordPress Theme